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合同没有对利息条款做出清晰的约定,想要向对方索取利息可能会遭遇诸多阻碍。
然而,即便这样,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之中,还是有可能争取到利息的支付。
例如,在借款合同这个范畴,如果当事人双方没有就利息问题达成一致,出借一方向法院申请要求借款人支付借款期限内的应得利息的请求将不会得到支持。
但是,对于借款人逾期还款的情形,出借方有权利主张从逾期日期开始按照年利率不超过 6% 来计算,以此支付其在这段时间所承受的资金占用损失。
至于其他种类的合同,比如销售合同,如果其中一方因为违约行为导致没有履行支付义务,另一方可以请求法院以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别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作为参照依据,按照逾期罚息利率标准来计算违约金。
总的来讲,当涉及到是否能够主张支付利息的合同没有明确的利息约定条款时,需要依靠具体的合同类型、履行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全面地进行思考、权衡利弊之后才能够得出合理的结论。